近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对外发布了首批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创建名单,来自全省各地区的8个未来产业先导区入围。入围的未来产业先导区依托所在区域的科教资源和产业基础,实现了高成长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的规模集聚,引领了未来技术应用和产业化方向,成为推动浙江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未来产业是指由突破性和颠覆性的前沿技术所推动,在未来能发展成熟和产业转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带动作用,但当前尚处于孕育孵化阶段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先导区则是以需求为导向,以未来技术应用和产业化为目标,构建创新资源持续汇聚、创新成果高效转化、产业生态迭代完善的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平台,能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未来产业已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塑造区域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抓手。 年初,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浙江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提出围绕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目标任务,以颠覆性技术突破为引领,兼顾未来场景应用所需前沿性技术,聚力构建以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柔性电子、未来网络、空天一体化、前沿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为重点的未来产业发展体系,统筹部署建设区域集聚、网络协同两种类型未来产业先导区。首批公布的先导区存在一定共性特征,首先是均来自《指导意见》中的重点领域,属于所在地产业规划的重点战略发力方向。其次是它们在布局上均为区域集聚型未来产业先导区,呈现出产业、创新、人才、服务、资金等多链合一的整体生态。 除了上述共性特点外,入选首批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创建名单的先导区还有不少亮点,比如嘉兴海宁市和绍兴越城区都将第三代半导体开发和应用作为发力重点。第三代半导体应用范围涵盖新能源汽车、5G基站、光伏、风电和射频器件等诸多行业,多个地区选择将其作为产业发展方向无疑是认可其未来发展潜力的表现,有利于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进一步集聚扩大。另外,杭州市滨江区聚焦还处于愿景研究的6G网络技术,以6G领域重点高校、院所和企业内培、互联和外引为核心,目标是打造一批6G网络标准、专利和制度性成果,提升行业话语权,抢占未来网络高地。 《指导意见》提出,发展未来产业发展集聚地需要培育未来产业企业梯队。一方面发挥未来技术创新平台溢出效应,大力扶持未来产业初创型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加大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支持力度,着力培育一批未来产业新物种企业。另一方面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未来产业头部企业和标杆企业,通过技术集成、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等方式,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因人工智能产业闻名的杭州余杭区全区共有超百家企业进入数字工厂、未来工厂企业培育梯队,数字工厂培育企业35家,其中5家数字经济企业入选首批省级“数字工厂”标杆企业名单;67家制造业企业入选省市“未来工厂”体系,形成了标杆企业梯队。此外,余杭区在中小企业培育上同样硕果累累:已累计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省级隐形冠军等高成长性企业84家。2022年浙江省第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中,余杭区入选企业数量在省内各区(县、市)中位列第一。工信部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期间,余杭区入选省厅公示名单的企业数量位列全省第一。 《指导意见》为浙江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引。到2025年,浙江将打造30个左右特色鲜明、引领发展的未来产业先导区,使之成为未来技术创新策源地、创新成果转化试验地、未来场景应用引领地和未来产业发展集聚地,形成创新力量显著增强、科创高地建设取得实效、未来产业体系构建完善的新格局。在未来产业先导区发力方向上,浙江将大力培育网络协同型未来产业先导区,推动跨物理区域、但具有紧密创新关系的优质企业和研发机构网络化集聚,构建“平台驱动—数字化运作—网络协同”的产业演进路径。 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的出炉,有利于浙江持续培育面向未来发展的新动能、优化产业结构、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为浙江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全球数字变革高地提供助力,也为其他地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学习借鉴的“浙江智慧”。 根据浙江省经信厅、澎湃新闻等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