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资讯详情
产业智研丨乘“视”而上,长三角打造世界级视觉智能产业集群

视觉智能以视频、图像等数据资源为核心,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以算法、芯片等为基础,以高端制造为支撑,通过提供智能化产品、技术和应用服务的产业形态。

我们正从信息社会迈向智能社会,加速进入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智能世界,而这些都离不开智能视觉的创新和应用。目前,智能视觉已经应用到消费电子、新能源、半导体、汽车交通、生物医药等各行业中。


01 长三角视觉智能产业发展情况

长三角是我国乃至全球视觉智能产业最核心的发展区域之一,产业总体规模和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潜力无限。随着产业创新的“朋友圈”越做越大,长三角视觉智能产业链协同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长三角视觉智能产业营业收入达6795.3亿元,区域内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雄厚,是我国乃至全球视觉智能产业发展的主要引领地。而人工智能、算法是视觉智能的重要基础,长三角地区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前列。

其中,上海视觉智能产业营收达421亿元,在上游的芯片、图片传感器等核心元器件领域具有领先地位;浙江视觉智能产业营收达2170.96亿元,在芯片和算法研发、视觉智能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强竞争优势;江苏视觉智能产业营收达3070亿元,在半导体、传感器等等产业具有全国竞争力;安徽视觉智能产业营收达1133.33亿元,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02 沪浙苏皖视觉智能发展策略

目前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产业体系完善、行业龙头聚集、高新技术领先的区域发展格局。区域内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雄厚,是我国乃至全球视觉智能产业发展的主要引领地。

上海市

通过发布《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培育“元宇宙”新赛道、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等行动方案》《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上海将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坚持人工智能装备、产品与核心部件、系统协同发展,积极培育以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为重点的人工智能新兴产业,着力提高以智能传感器、智能芯片、智能软件为重点的产业核心基础能力,重点发展视觉触觉测距位置等新型智能工业传感器,加快研发仿生感知与认知、生机电融合、人机自然交互等前沿技术。


浙江省


发布《关于合力建设“中国视谷” 加快推进视觉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3-2027年)(征求意见稿)》,以打造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为核心,以视觉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建设“中国视谷”标志性产业名片为重点,加快培育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作为杭州产业生态新地标,“中国视谷”建设已纳入工信部和浙江省的省部合作协议,也是杭州实现产业跃升打造万亿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的核心抓手。


目前,整个浙江视觉智能产业已形成以杭州为核心,宁波、温州、嘉兴等重点城市为支撑,聚集滨江、萧山、桐庐、富阳、余姚、诸暨、嘉善等特色产业集群的分布格局。龙头企业优势突出,产业链布局完善、上下游合作紧密,技术创新水平全国领先。

江苏省


推出《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要落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网络传输能力、丰富超高清视频节目供给、加快重点行业领域应用、完善产业生态体系等5大重点任务。通过加快超高清成像、三维声采集、视频人脸识别、机器视觉等技术研发和应用,满足超高清视频与重点行业领域融合发展需求。


安徽省


先后发布《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加快场景创新构建全省应用场景一体化大市场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推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产业创新发展。首先,在人工智能领域,安徽政府更加注重了人工智能产业的探索与发展。政府明确表示将重点扶持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计划,鼓励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研究和创新。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硬件基础设施的水平,搭建高效和安全的数据中心,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可靠的基础支持。


其次,在机器视觉领域,政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机器视觉是机器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安徽政府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包括建设机器视觉公共平台、促进机器视觉技术迭代升级、鼓励企业加强对核心技术的研发等。这些举措将为机器视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03产业协同发展策略“六要”


一要加强顶层统筹谋划。研究制定长三角地区视觉智能产业专项规划和政策;建立三省一市视觉智能产业链沟通协作机制,每年召开长三角视觉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

二要促进产业协同合作。征集选定一批“链主”企业,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实施产业链断链断供风险清单化管理,建立长三角同准备份、降准备份产品库,推进产业链关键环节对接合作。

三要构建跨域创新网络。围绕关键核心领域,引导实施一批跨区域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和急用先行项目;发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牵引作用,支持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等专业化服务机构建设,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

四要提升数字赋能实效。发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等平台作用,加快推动视觉智能技术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

五要加强生态体系营造。定期组织跟踪研究视觉智能产业链供应链现状和技术产品发展新动态;支持举办长三角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对接会、专业论坛、专业赛事、展览展示等活动。

六要完善要素资源保障。构建数字安防人才跨区域培养体系,推动各地区视觉智能人才评价标准、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互相认证;优化长三角数据交易机制,支持有关机构举办基于视觉的开放创新应用大赛。

版权所有 | 融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