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加速进入数字文明时代。数字科技已成为全球经济复苏不可或缺的动力,也为建设我国数字经济和科技强国提供了坚强基石,成为重要驱动力和助推器。
2023年数字科技发展呈现向实而生的特点,不断融入新的应用场景。腾讯研究院联合百位内部科学家、技术专家和外部院士专家,发布《2023年十大数字科技前沿应用趋势》报告观察。报告从数字科技的科研突破、重大事件和创新应用等方面,遴选出数字科技前沿应用的百余个关键技术点。
根据这些技术点的相关性、影响力和成熟度,将其分布在IT重塑、智能世界、数实交互和未来网络四个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AIGC(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内容)、自动驾驶、蛋白质结构预测等人工智能应用大量涌现,数字办公、知识共创、远程交互蓬勃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从“在线”向“在场”转变,协同边界正在被打破。复杂场景下,“人-机-物”的深度融合全面加速,算力不仅成为经济社会的“发动机”,更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关注微信公众号“融象数科技”,后台回复“0721”下载此报告)
报告从数字科技的科研突破、重大事件和创新应用等方面,对高性能计算、泛在操作系统、云计算、数字人、时空人工智能、能源互联网、Web3、机器人、数字办公、产业安全共10个热点方向进行了深入分析,洞察前沿科技的重点趋势。
01高性能计算
高性能计算迈向“CPU+GPU+QPU”时代。近几十年来,算力呈指数级增长,现有微型芯片能够高速处理海量信息。随着超级计算机的出现,处理器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高性能计算结合了经典计算系统和量子计算系统能够以极快的速度计算和解决复杂问题,带来了科技突破,包括开发大型语言模型、AI生成内容、自动驾驶和蛋白质结构预测等人工智能应用。2022年是高性能计算技术发展的蓄力之年。高性能计算在架构、硬件和软件等方面的迭代和积累,将在“应用驱动”的持续塑造下,加速完成2.0的代际过渡,进入3.0时代。
泛在操作系统加速人-机-物全面融合。操作系统是计算机最为关键的一层系统软件,是计算系统的核心。当前我们正步入物联网时代,人类社会、信息空间、物理世界深度融合的泛在计算时代正在开启,融合“人机物”海量、异质、异构资源的新场景正在涌现,所需管理的资源复杂度呈指数级增加。构建一个对下管理各类泛在设施/资源、对上支撑各类场景下数字化与智能化应用的泛在操作系统已成为发展趋势。
云计算向精细化、集约化和异构计算演化。云平台从计算、网络、存储等基础能力的提升,到AI、大数据、数字孪生和AR/VR等数字技术与云紧密耦合形成云原生服务,再到混合云、专有云、无服务器计算、分布式云等不断形成精细化的交付模型,并伴随全真互联的需求,云上融合GPU、DPU等加速形成丰富的计算服务,云计算不断想精细化、集约化和异构计算演进,更好地响应和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城市复杂系统的时空AI应用将会普及。基于数字技术实现设施与服务的高效供需匹配,是数字技术背景下未来城市的核心特征,而实现这种基于动态时空的资源供需匹配所需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时空智能。如今,世界各地的城市正变得更庞大、复杂,这给政府和规划者带来了挑战。时空人工智能是一组数字工具、模型和方法的集合,可以采集和分析跨越空间和时间的数据,增加我们对如何、在哪里以及为什么我们在城市中定位和移动的理解。
软件定义能源网络(SDEN)成为电网平衡先决条件。在新能源转型背景下,电网波动性加剧,无法单纯凭借电气装置达到平衡,需要依靠数字化手段进行调节,数字技术从原来的降本增效转向,成为实现电网平衡的刚需,为可再生能源系统铺平道路。2022年,全球能源产地和价格持续承压,也正是软件定义能源网络发展的重要契机。它通过使用软件来管理和控制能源的供应、分配、存储和安全,通过部署传感器、执行器和其他硬件来测量能源的消耗和生产,并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来管理分配。因此,软件定义能源网络是未来数字化能源系统基础设施的一个核心,代表了未来能源电力系统,尤其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
扩容和隐私技术突破在下一代网络落地。2021年,伴随着海外以太坊等公链上的应用和交易剧增,Web3的概念受到广泛关注,这一年也被业界定义为Web3飞速发展的元年。Web3是互联网向去中心化区块链系统演变的产物,已被用于在以太坊等平台上交易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但其在构建数字经济方面的广泛用途受制于隐私和扩展性问题。多家公司在软件应用开发方面取得突破,在验证交易的同时还能保护基本隐私,从而解决了这些问题。验证效率的提升也有助于显著增加每秒处理的交易数量,促进Web3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柔性材料革新推动机器人仿生精进。触觉感知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攻关重点。随着柔性材料、柔性电子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的突破性进展,触觉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和精度在未来1-3年内有望大幅提升。随着下一代交互式虚拟现实假肢的开发,将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如工业机器人远程操作、医疗手术机器人、仿真培训、智能座舱和空天探索等。
数字人成为全真互联交互新入口。全真互联时代正加速线上和线下的跨时空融合,数字人逐步向沉浸式全真体验与智能交互发展,通过光场扫描、人工智能等技术会变得更加智能,仿佛拥有“大脑”一般,可以与真人进行复杂的互动。目前,离线渲染、非交互类型的数字人仍是主流,在数字化营销、游戏、旅游等领域广泛应用。
数字办公加速走向在场协同和知识共创。数字办公协同正在风靡全球,三年前的新冠疫情使居家远程办公更为普及。据数据显示,至2023年,全球2000家企业或组织中,70%将采用远程或混合办公优先的工作模式。云平台、音视频处理、数字协同、数据操作、人工智能等基本构建了数字办公技术栈。同时知识数字化、数字协同工具的广泛应用也进一步推动数字办公协同的发展,使得未来数字办公日益走向“多模态”与“大协同”,并引发知识共创的范式革新。
10 产业安全